- page 9

SPCCAA 9
陳老師記憶中的學生全都勤奮好學、很尊敬老師,記不起甚麼
頑皮事。只記得有同學打探到她的丈夫叫「竹」,於是替她起
了個花名叫「青梅竹馬」,她亦不介意。陳老師很重視和學生
溝通,平日除了教授課本知識外,還會逐一瞭解每位學生的家
庭背景和生活狀況。以前很多學生來自草根家庭,兄弟姊妹眾
多,父母大多疲於奔命,未必有時間和精神教導子女。陳老師
的使命,便是把每一個學生都當成自己的孩子般,多花時間瞭
解,好好管教。曾經有位同學的毛衣穿了一個洞,她親自為他
修補。「班主任的責任重大,有如孩子的父母,要以身作則,
對他們的待人接物、禮儀、自理能力等,都要管教。」
在聖保羅度過了四十個寒暑,陳老師曾跟多位校長及副校長
共事,對他們印象深刻。胡素貞校長是她的伯樂,是把她帶
入行的前輩。胡校長為人心地善良,對學生來說就有如一位
慈祥的母親。但要數她的偶像,她首選羅怡基校長和黃瑤可
副校長。羅校長很重視語文教育,努力提升師生的中文水
平。她很注重師資,自己亦是一個勤奮好學的人,天天親自
主持早會,深得師生愛戴。她是個好領袖,對內管治有方,
「外交手腕」亦了得,在行內很有分量。在任三十年,她把聖
保羅男女中學辦得愈來愈好,成功把母校打造成本港首屈一
指的學府。羅校長對陳老師十分照顧,情同姊妹。黃瑤可副
校長則是與她同年入行的夥伴。黃副校長為人和善謙厚、非
常健談,加上和陳老師是鄰居,二人一拍即合成為好友,直
到今天她倆仍會通電話互相問好。
至於林雅尚校長和潘鎮球校長,兩位都是陳老師的學生。林校
長是英文班的高材生,很有領導才能。她的丈夫陳方正博士和
兩名兒子均是陳老師的得意門生。陳老師很早便肯定林校長的
能力,當年更有份推舉她做校長。談到潘校長,陳老師的印象
十分深刻。原來她當年是潘校長多年的班主任,最記得他刻苦
耐勞,是中文班中的「典型乖學生」。後來得知他當上校長,
為母校的發展下了不少苦功,卸任後仍然心繫母校,陳老師亦
感到十分欣慰。
陳老師從來沒有後悔當上教師,亦沒有後悔只在聖保羅任教。
那個年代的教師都崇尚到待遇較好的公立學校工作。陳老師亦
不只一次被「挖角」,但她是一個長情的人,並沒有追逐名利。
「這裏的校長好、學生好,我怎捨得離開?」由月薪一百八十
元到一萬五千元,眨眼便教了四十年。她
1986
年退休,翌年
用一萬元成立了陳清梅獎學金,以鼓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問老
師最懷念舊校舍的地方,她想起白蘭樹下的禮堂,和每天上早
會的情況。她亦喜歡纜車徑,那裏充滿了她與學生一起上學的
回憶。「以前很多學生和我一樣,坐電車到金鐘再步行上山上
學,生活簡單樸素,一點也不奢侈。反觀時下學生的生活環
境好多了,現在已沒幾多人會走路上學了。」雖然現在的物質
生活比以前豐盛,但陳老師深信聖保羅人的特質始終如一,
都是謙遜、有禮、實事求是的人,而且對母校常存有感激的
心。
We change, but Thou art still the same; the same good
Master, Teacher, Friend.
校友會不少朋友都正為教孩子語文而煩惱,筆者當然不忘向老
師請教教授中文的良方。她鼓勵校友多對幼兒講故事和一同看
書,亦不反對學生補習,但必須以鼓勵興趣行先,千萬不可急
進,揠苗助長。至於現正就讀聖保羅的同學,陳老師則訓勉他
們不要常常對着電腦和智能手機,要多些與家人和朋友交流,
並早些開始發掘自己的志向。
陳老師給我的印象是一個老實、爽快、不拘小節的人,喜歡認
識新朋友。我和她的年紀相差六十年,卻有說不完的話題,談
天說地,不知不覺便過了整個下午,完全不覺得陌生或者有代
溝。她仍十分關心母校和校友會的發展動向,還不時「大批」或
「眉批」校友通訊的文章!
我們帶來新校舍的照片給
她逐一品評,看她仔細比
較新舊禮堂的設計,連新
禮堂的校徽比以前的細小
也逃不過她的「法眼」!
老師觀察入微,實在厲
害。寫這篇訪問的感覺很
特別,戰戰兢兢的,就像
從前交作文給中文老師一
樣。大家看着這本通訊的
時候,陳老師大概也正在
家中「眉批」呢!
1976
ϋࣧ
ڗ
ၾΝԫᙲ׵໋
ڭ
ᖯӲɾʕኪᓿੀd΢ϼࢪѩ΂ᔖɚɤϋf
ܝ
રj୽ёҕϼࢪeཤ҃ੵϼࢪeࢱϧସϼࢪ
ۃ
રjҽථ૶ϼࢪeරာ̙ਓࣧ
ڗ
eᖯ׋ਿࣧ
ڗ
e௓૶ૠϼࢪeҊૺ୿ϼࢪ
1969
ϋ
1
˜׵ʕʬኪ͛ଭุՊᓿवᅂf
௓૶ૠϼࢪ
ڐ
๫f
I...,II,1,2,3,4,5,6,7,8 10,11,12,13,14,15,16,17,18,19,...54
Powered by FlippingBook